首页

伪娘赵恩静视频bt

时间:2025-05-26 05:11:16 作者:端午将至!龙舟竞渡展现速度激情 特色粽子满足食客味蕾 浏览量:69946

  央视网消息:再过几天就要迎来端午节了,目前全国各地的龙舟赛陆续开赛。近日,第18届芙蓉江龙舟锦标赛在重庆市武隆区芙蓉江三河口水域举行,21支龙舟代表队挥桨竞渡,展现水上的速度与激情。

  随着发令枪响,一艘艘龙舟如离弦之箭冲出起点线。江面上,鼓声雷响,战鼓节奏紧凑而富有力量,划手们动作整齐,奋力挥脚。龙舟劈波斩浪,你追我赶。岸上,观众的助威声此起彼伏,将比赛气氛推向高潮。据介绍,本次比赛设置22人龙舟200米、500米直道赛两个项目,吸引了来自广东、四川、重庆等地的21支队伍共570余名队员参赛。广东肇庆代表队和重庆合川代表队分别获得200米和500米直道赛总成绩第一名。

  广东肇庆龙舟队队员陈俊豪说,这次是我第一次来到重庆参加龙舟比赛,觉得重庆的风景特别漂亮,重庆人也特别热情,还是挺开心的。

  重庆合川龙舟队队员陈文博说,我们取得了比赛的第一名,觉得非常开心。接下来,我们也会继续刻苦训练,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。

  古城河畔挥桨竞渡 共赴龙舟运动盛宴

  5月24日早上,2025年中国龙舟公开赛(湖北荆州站)正式开赛。来自全国各地的35支代表队、近千名运动员和教练员,以及裁判员齐聚在湖北荆州,在古城河畔挥桨竞渡。

  随着裁判员一声令下,100米直道赛开赛,四支队伍迅速冲出起跑线,队员们随着鼓手的节奏加快,奋力滑动船桨。最终,福州长乐汇泉龙舟队以不到21秒的速度在本小组第一个冲到终点。

  福州长乐汇泉龙舟队队长郑昌鑫说,大家的协作能力、团队配合表现都很好。

  本次公开赛为期两天,设置男子公开组、女子公开组、大众组三个竞赛组别,其中,公开组共16支队伍,由全国各地的龙舟队组成;大众组共19支队伍,由荆州市各县市区、市直各部门、企业和高校的队伍组成。比赛过程中,队员们不断总结经验、调整战术,争取每一轮比赛都能划出最好的成绩。

  特色粽子“香”约端午 风味独特受欢迎

  端午将至,在云南保山市昌宁县,茶叶粽、碱水粽、火腿粽等特色粽子琳琅满目,以独特风味满足不同食客的味蕾。

  一大早,茶农字绍娟就开始挑选当地优质的古树红茶,熬煮出红褐色的茶汤、放凉,再倒入淘洗干净的糯米中,糯米泡发好,大家围坐在一起包粽子,再用大火蒸煮。很快,一个个棱角分明、茶香四溢的茶叶粽新鲜出炉了。

  温泉镇茶农字绍娟说,我们这里茶叶很多,大家都喜欢吃茶叶粽。端午前后,天气很热,茶叶有生津解暑的功效,吃上几个茶叶粽,心里凉凉快快。

  除了茶叶粽,碱水粽同样深受当地人的喜爱。这种粽子是将粟米秆烧成灰,加入开水过滤,制成碱水,然后将糯米与碱水混合浸泡5至6小时,为糯米上色、增香。碱水粽包好后需要大火煮4个小时左右,口感最佳。

  田园镇龙泉村村民吴凤兰说,我们家这个粽子就是天气热的时候吃,有健胃消食的作用,吃了肚子不会撑,胃不会难受。

  包碱水粽的时候,当地人还会加入云南产的火腿,制成独具特色的火腿粽。一口下去,火腿的咸香与糯米的清甜完美融合,唇齿留香。(央视网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2024年辽宁省将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.5万户

“观往·知来——纪念中俄建交75周年版画作品展”开幕

“乡村教育要回归人本、唤醒生命、走向未来。”2008年至今,田字格公益创始人、田字格实验学校总校长肖诗坚扎根贵州山区,在她看来,乡村教育的出路在于是否能够创造并拥有专属于农村的教育,属于孩子的教育。

青海启动2024年线上消费专场活动

走进浦城县石陂镇案山下村记者看到,千亩再生稻田披着金黄色的外衣,稻穗随风摇摆,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。与此同时,今年的冬种油菜移栽种植工作也同步进行。翻耕、起垄、施肥、播种,六台机械轮番接力,不一会儿又种满了油菜苗。据了解,从10月中旬开始,当地种植户就一边收割再生稻,一边播种油菜。与以往种植单季稻相比,每亩可降低成本500元左右。

(寻味中华|饮食)粿与糕在台湾相遇:米香蒸腾,寓意不谋而合

今年以来,阿里地区持续推动旅游产业升级,以乡村旅游助推旅游经济蓬勃发展,加快推进2个民生实事项目。其中,普兰县仁贡村旅游民俗建设项目,地区配套资金1000万元已核拨至普兰县组织实施;札达县扎布让村现有民宿形象提升和环境提升项目,地区配套资金150万元已核拨至札达县组织实施。同时,编制《关于开发推广阿里特色旅游纪念品奖励办法》,拟对符合奖励条件的企业、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或手工作坊于年底进行奖励补贴。

广西梧州:狮王争霸赛精彩纷呈

南开大学校长陈雨露向约翰·霍金斯致送“南开大学外国专家大讲堂主讲人”证书,并感谢他为推动中西学术交流作出的贡献。陈雨露表示,南开大学高度重视数字创意产业的研究与数字化的创新成果转化,着力推动艺术教育数字化转型,注重将技术理论创新融入人才培养体系,大力培养具有创新思维、实践能力与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,为数字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。未来,南开将持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,为推动数字创意产业繁荣发展,助力天津成为富有国际影响力的数字创意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心,贡献更大力量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